金属表面处理用盐水喷雾试验法
1. 适用范围:本标准规定为各项金属底材于电镀或磷化后、有机或无机涂装后等各项金属表面处理用盐水喷雾耐蚀性试验方法。
2. 试验方法:本法是使用盐水喷雾试验机将氯化钠溶液的试验液,以雾状喷于被测物体表面上一种腐蚀试验方法。
试验的主要条件如下:
①氯化钠溶液浓度(g/l): 50;
②PH:6.5(6.5~7.3之间);
③压缩空气压力(kgf/cm2):1.00kgf/cm2 (连续不得中断);
④喷雾量(ml/80cm2 /h):1.0~2.0ml;
⑤压力桶温度(℃): 47℃±1℃;
⑥试验室温度(℃): 35℃±1℃;
⑦试验室相对湿度: 85%以上;
⑧试 验 时 间:即由开始喷雾至终了的连续时间。
3. 试验液的配制:
溶解试剂级氯化钠
①于蒸馏水(或总溶解固体量小于200 ppm 以下的水中),调配成浓度为5%的试验液;
②此试验液在35℃喷雾后,其收集液,pH值应为6.5~7.3;
③且喷雾前,此试验液不能含有悬浮物。
4. 试验设备:本试验所需之设备为喷雾嘴、盐水桶、试验片支持架、喷雾液收集容器、试验室(试验室大小,须在0.48m3以上)、盐水补给桶、压力桶、压缩空气之供给设备与排气设备等所构成,并依照如下条件试验。
4.1 盐水喷雾试验机与其所需的管路应采用纯性材料,不能对喷雾之腐蚀试验有影响或本身被腐蚀者。
4.2 喷雾嘴不可直接将试验液喷向试样, 喷雾室顶部聚集之溶液不得滴落在试验片上。
4.3 试验片滴下之试验液不可流回盐水桶,而再用于试验。
4.4 压缩空气不能含有油脂及灰尘,所以须有空气清凈器。
5. 试样:
5.1 采取位置: 试样可从制品之主要表面采取或以制品本身做为试样。但如无法以制品试验或判定时,可由当事者双方协议以试验片代替,此试验片必须能代表该制品者。
5.2 尺度: 试验片之标准尺寸为150*70mm,或为100*65mm。
5.3 数目: 试样之数目自定。
5.4 试验前处理
5.4.1 试样依镀层性质与清洁程度而须做适当清洗,不能使用研磨剂及具有腐蚀或抑制作用之溶剂清洗,且清洗方法不得损伤表面。至于不锈钢试样可由买卖双方协议使用硝酸清洗与钝化。试样经清凈后(通过拨水性试验),以干凈之布或吸水纸将水份擦干, 或用无油之干燥空气吹干。
5.4.2 若非另有规定,否则试样切口及因挂勾而造成底材露出部份,或因识别记号所造成镀层缺陷处,于试验时应覆以合适之保护层。如硬蜡(ceresin wax),乙烯胶带等绝缘物。
5.4.3 手纹污染会造成严重的不良试验结果,试样于清凈后不得有任何手纹的污染。
6. 试样之置放
试验中,试验室内之试样的位置须符合下列条件:
6.1 试样之主要表面与铅垂线成15度至30度之倾斜,又自试验室上方俯视时应与喷雾之主要流动方向平行。特殊零件具有很多方向的主要表面需要同时测试时,可取多件试样置放,务必使每个主要表面能同时接受监水的喷雾。
6.2 试样之排列,应使喷雾自由地落至全部试片上,不应防碍喷雾之自由落下。
6.3 试样不可互相接触,也不可接触到金属性导体或有毛细现象作用之物质, 以及其它支持架以外之物。
6.4 盐水溶液勿从一个试样滴流至其它试样上。
6.5 试样识别记号或装配孔应覆于下方。
7. 试验操作:将试验室及盐水桶之温度调整至摄氏35度,压力桶之温度为摄氏47度,喷雾压力保持在1.00kgf 0.01kgf/cm2时, 即可开始喷雾。
7.1 试验条件:按标准操作。
7.2 试验时间:为自喷雾开始至终了之连续时间。
7.3 试验后处理:喷雾试验完毕, 开启试验室上盖时,勿使溶液滴下而小心取出试样,不得损伤主要表面,尽速以低于38℃之清水洗去黏附之盐粒,用毛刷或海棉去除腐蚀点以外之腐蚀生成物,并立即以干凈压缩空气干燥之。
8. 试验记录
本试验应有下列之记录:
8.1 配制盐水时,所使用的监与水的质量。
8.2 试验温度记录。
8.3 喷雾采取器的装置,每天应如下列记录:
8.3.1 喷雾量
8.3.2收集溶液的pH值。
8.4 试样的种类、形状、尺度与数目。
8.5 试样的前处理清洗与后处理清洗方法。
8.6 试样于试验室内的置放方法。
8.7 依第5.4.2 节所用的被覆方法。
8.8 喷雾时间。
8.9 试验时间若有中断,则须记录其中断的原因与时间。
8.10 其它检查的所有结果。
9. 判定方法:通过目测对照、或可辅助放大镜腐蚀等级判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