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属表面处理行业中的磷化工艺技术根据早期的应用,可以从防锈磷化工艺、耐磨减摩润滑磷化工艺、漆前磷化工艺三种应用中来区分。
防锈磷化主要有铁系磷化、锌系磷化、锰系磷化三大品种,钢铁件经磷化处理形成一层磷化膜,起到防锈作用,经过磷化防锈处理的工件防锈期可达几个月甚至几年。防锈磷化一般工艺流程: 除油除锈——水清洗——活化——磷化——水清洗——铬酸盐处理——烘干——涂油脂,通过工业的发展,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有改进。
耐磨减摩润滑磷化工艺主要对于发动机活塞环、齿轮、制冷压缩机一类工件,会产生很大磨擦。因此需要较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,能耐磨损的保护,通过磷化膜再做润滑就能达到这种要求。磷化处理温度70~100℃,处理时间10~20min,磷化膜重大于7.5g/m2。可广泛应用于活塞环,轴承支座,压缩机等零部件。在冷加工行业如:接管、拉丝、挤压、深拉延等工序,要求磷化膜提供减摩润滑性能,也可应用此工艺。
漆前磷化工艺将提高漆膜与基体金属的附着力,提高整个涂层系统的耐腐蚀能力;提供工序间保护以免形成二次生锈。磷化膜细致密实、膜薄,必须与底漆有优良的配套性。膜层太粗反而更容易生锈,磷化膜的厚度最好应在2.0~4.5g/m2之间。
各种磷化工艺技术都是为生产服务,为品质立命。因此我们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,首先要注意各种数据的稳定,是否达到标准。
其次,磷化中生成的磷化渣的影响,要及时清理,最好是在调配磷化液时就控制好,保障质量的同时让其产生最少的磷化碴就是最完美的;生产中安全要控制好,特别在酸洗环节中,需保护好自己。 |